为毛泽东形象寻找依据刘春华创作油画毛主席去
■刘春华创作于1967年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1967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青年教师张培森等人自发筹办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运动”展览。展览的筹备者最初选中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位姓赵的高年级学生,由他完成一幅油画的创作参加展览,但当时他正在大连老家探亲,筹备单位决定一两天内就出发到安源,由于没有他的地址无法联系,于是经人推荐,年仅24岁的刘春华临时顶替介入了这个展览。他的任务是创作一幅反映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的油画。于是,刘春华便与其他创作人员一起,前往安源去搜集创作素材。
刘春华于1944年10月出生于东北松嫩平原的泰来县,自幼喜欢画画,曾画一张戴八角帽的毛泽东像,还用泥巴做过毛泽东塑像。当时,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学习。
到安源后,刘春华等人深入到几百米深的矿井下体验生活,访问了当年参加大罢工的老工人和秋收起义的老战士,了解毛泽东到安源的情况,逐步加深了对毛泽东在安源革命实践的认识。
刘春华还广泛搜集了反映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文章,以及有关毛泽东革命活动的回忆录和安源工人运动史料,反复学习和研究。对毛泽东形象的塑造,刘春华有了自己独到的思考。他后来回忆说:“那时我不仅看主席青年时期的照片,还看他中年时期的形象照片,大家熟悉的开国大典形象都要参看、琢磨,因为大家熟悉的还是主席中、老年时期的形象,我们充分考虑大家的形象定位和惯性认知,倘若真照搬主席青年时期的寸头、娃娃脸的形象,观众很可能就不认可,接受不了,因为少有人熟知那个时期的形象。”
为了突出主题,作者在构图上把毛泽东的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动态处理上,让毛泽东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有一定的含义:稍稍扬起的头和稍稍扭转的颈部,表现毛泽东不畏艰险、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紧握的左手,表现毛泽东争取解放全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右手挟一把雨伞,说明毛泽东风里来、雨里去,为革命不辞辛苦的工作作风……
在安源考察期间,刘春华随时随地都画些小稿。他曾说:“我画主席去安源,脑子里就推敲怎样来选择这个情节,有个说法,从萍乡到安源主席是走着去的。萍乡到安源这个路,我反反复复走过好几次,走的过程中一边看风景脑子一边想,在路上忽然想起画‘走’的环节。”他还为毛泽东当年穿长衫拿雨伞的细节找到了依据。在湖南、江西一带,出门不管雨天、晴天都要带着雨伞,因为雨多,当时这一带人所常用的雨伞,就是那把红色的油纸的雨伞。
经过近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刘春华的构思基本形成了。作画时,刘春华把重点放在头像上,放在描绘毛泽东的面部表情和神态上。8月正值盛夏,也是刘春华执笔绘画最紧张的时候,大厅里热得像个蒸笼,白天,他挥汗作画,夜里,他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在画布前久久地揣摩端详。多少天他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废寝忘食地创作着。就这样,他画出了《毛主席去安源》的第一张草图,草图完成后,他拿给住在博物馆附近的小孩看,当孩子们看后一下喊出这是毛主席时,刘春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一切准备就绪,当刘春华准备将草图绘制在正式画布上时,却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挠。阻挠方说,毛主席是伟大领袖,是红太阳,毛主席的出现应该是东方红太阳升,你画满天乌云不行;还有一点是,毛主席到安源来是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你画一个人孤零零的,是孤家寡人。
刘春华说:“画群众就有群众观点,那画多少群众?画一个有一个群众观点,画俩有俩群众观点。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说到那个云彩,我说当时是黑云压城城欲摧,老百姓生活在苦难中,毛主席是来发动群众闹革命,如果都是东方红太阳升还闹什么革命?”
■画家刘春华(摄于2013年)
就这样,刘春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群众欣赏习惯,利用油画表现力丰富的特长和中国传统绘画细致的优点,反复实践,大胆尝试,终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前夕,创作出了大幅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1967年10月1日,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该画说明词称:“毛主席1920年去安源。”10月18日,安源工人出身的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王耀南少将观看展览后用肯定的口气说:“主席去安源是走路去的,穿了长衣,带了雨伞,长衣的右边叉子上拉破了一个口子,有两三个补丁。这些都符合历史事实。”但同时指出,这幅油画的说明词有误,他记忆中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是在1921年秋天。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gdsyjzz.cn/qikandaodu/2021/0730/605.html
上一篇:三湾改编的团队整合术
下一篇:
出版论文_守望真理 坚持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