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伍书生李硕勋
在海南省海口市,有一座李硕勋烈士纪念亭。从外观上看,这座纪念亭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就在这小小的纪念亭里,至今留有朱德、聂荣臻、江泽民、郭沫若等人的题跋、题词,邓小平还亲自为李硕勋雕像题写“李硕勋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足见其在中共党史上地位之高。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位看似默默无闻的青年革命者可以吸引到众多党内外重要人物的目光呢?这与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密切相关。
初生牛犊 凭风借力
李硕勋,原名李开灼,字叔薰,又名李陶。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任职最高至中央军委委员。其革命足迹广泛,遍及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广州、香港、海南等地。他于海南牺牲时,年仅28岁。也正是因为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以及进行革命活动时多用化名,造成许多记载不详,因而鲜为大众所熟知。但这样一位有志青年,从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凭借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东风,迅速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崭露头角。
1903年,李硕勋出生在四川省庆符县(今属高县)的一户殷实之家,因在家中排行老三,后取字“叔薰”。父亲看他从小聪慧过人,就将他送进私塾求学。但他入学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各种新式学堂纷纷取代旧学堂,给童年的李硕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学习内容由烦冗的四书五经变为新奇有趣的地理、科学等知识,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
李硕勋的家乡位于四川南部,清末民初,这里苛捐杂税众多,抢米风潮迭发,铁路争端频起,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之下成长的李硕勋,从小就目睹了民生疾苦,渴望投入到反抗斗争中去,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918年10月,父亲去世后,李硕勋弃笔从戎的决心更加坚定。他积极报考四川讲武堂,但因为当时他只有16岁,年龄不够而未被录取,所以只好继续从文,进入储才中学读书。
不久,五四运动的风潮席卷全国,李硕勋也深受新思潮鼓舞,积极投入到反帝运动中。1920年,他担任四川省为抵制日货而成立的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抗敌后援会宜宾分会的领导,带领宜宾的爱国学子一起为反帝爱国运动加油出力。在这类运动中,他的领导才能锋芒初露,并因此而当选为当年宜宾学生联合会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从此与学生工作、社会运动结下不解之缘。
五四运动后,四川省立第一中学迎来了几位亲身经历过五四运动、从北京大学来的老师,他们所带来的博学与开明的风气,对李硕勋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李硕勋的邀请下,1921年,老同学阳翰笙和他一起转学,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入了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在那里,李硕勋第一次通过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恽代英翻译的《阶级斗争》等热门书籍,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这为他后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1922年6月,因教育经费被四川军阀挪用,李硕勋、阳翰笙等进步学生据理力争,虽然进行多次谈判,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方案。于是,四川省立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奋起反抗。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事态愈发严峻,军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开始逮捕学生代表。此后,李硕勋和阳翰笙无法再留在学校,只好离开成都,寻找新的出路。
书生意气 锤炼思想
1923年,李硕勋顺利考上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国共合作的产物,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许多重要人物都在上海大学任教或作报告、讲座。校园氛围开放,学生具有浓厚的革命意识。当时坊间盛赞“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何秉彝、张治中等都是上海大学毕业生。
在教学方面,陈独秀曾特意安排优秀共产党员为上海大学学子传道授业,从而使得“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社会学系成为上海大学的特色”。李硕勋就读的专业就是社会学。在这里,他接触到最为进步的革命思潮,也收获一生的挚爱——同样来自四川的女同学赵君陶。这一段志同道合的爱情是李硕勋人生中的一抹亮色,哪怕后来因为李硕勋一直忙于革命工作,这一段爱情也从未褪色,他们相知相守,至死不渝。
课堂之上,李硕勋专心学习瞿秋白的《社会学》、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以及恽代英、张太雷等人的课程;课余时间,他通过自学,孜孜不倦地广泛涉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的理论著作,抓住一切机会研读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和恽代英译的《阶级斗争》,稳步提升自己在先进革命思想领域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水平。经过思想上的充足准备,行为上的积极实践,李硕勋已经符合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于1924年转为正式党员。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gdsyjzz.cn/qikandaodu/2021/0620/560.html
上一篇:中共党史上第一次反腐肃贪运动
下一篇:沂蒙感怀